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解强民 记者 孙来彬 济南报道
近日,中国外卖行业迎来新一轮“补贴大战”。美团、淘宝闪购、京东三大平台以“0元购”“满减神券”“小龙虾狂欢”等补贴形式展开激烈交锋,单日订单量屡创新高。数据显示,美团即时零售7月12日订单量突破1.5亿单,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,京东则以“16.18元小龙虾”切入差异化竞争。这场由资本驱动的流量争夺战,正以“周度冲刺、月度常态化”的节奏重塑行业格局。今朝有酒今朝醉,数据狂欢的背后,商户、骑手、消费者各有烦恼,却又都不得不置身其中。
在淘宝闪购平台,济南孙先生领到的19元无门槛消费券
消费者薅到羊毛
商家则赔本赚吆喝
在这场补贴盛宴中,消费者成为最大受益者。7月11日,济南孙先生在淘宝闪购使用19元无门槛券,以2.5元购得原价21.5元的早餐套餐;7月15日,又以3元购买一杯奶茶。类似“薅羊毛”的案例在社交媒体上比比皆是,有消费者调侃称,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鸡蛋要领,这次轮到我们领奶茶了。
济南世购广场的一家奶茶店,工作人员周末忙到凌晨2点才下班,当天卖出1077杯奶茶,现场的火热让工作人员应接不暇。虽然单子多了,但叠加平台补贴、服务费、配送费后,利润却被大幅压缩。济南舜华南路的一家奶茶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订单量比平时多了三分之一,但利润却减半。
济南世购广场的一家奶茶店因平台推出的相关优惠活动,店内已经“爆单”
奶茶商家李斌(化名)的账本更具代表性,周末雇佣6名员工连轴转,一直忙到凌晨2点。然而一算账,扣除补贴、服务费、配送费后,到手流水减半,再减去物料成本,利润仅剩400元。“给员工发完辛苦红包就一分不剩了。”他无奈表示。这种“不参与无流量,参与则亏损”的困境,正成为中小商家的普遍写照。
另外,因平台推出的优惠券活动,消费者爽约废单比比皆是。厦门一家茶饮店因“0元券”引发爆单,但30%的订单因消费者爽约成为废单,过夜饮品只能倒掉,店方被迫调整策略为“到店制作”。7月12日晚上10点多,位于南昌红谷滩区翠街的蜜雪冰城柜台上还剩近30杯饮料无人认领。
济南孙先生花费2.5元在外卖平台购买的早餐
平台将补贴视为快速获取用户的“核武器”
有骑手接到“五胞胎”外卖订单
此次补贴大战的直接导火索是行业格局的剧变。2025年2月,京东高调宣布进军外卖市场;4月30日,阿里巴巴将旗下即时零售业务“淘宝小时达”升级为“淘宝闪购”,覆盖饿了么全部业务,形成“美团+阿里+京东”的三足鼎立之势。7月份以来,淘宝闪购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,美团随即推出“0元饮品券”,京东则以“低价小龙虾”切入夜宵场景,补贴战全面升级。
济南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张维昊认为,这场战争的本质是对未来即时零售市场流量入口的争夺。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,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30年突破2万亿元,而外卖业务是撬动这一市场的关键杠杆,用户通过外卖平台形成的消费习惯,可直接转化为即时零售的黏性需求,当下三家平台均将补贴视为快速获取用户的“核武器”。
美团外卖平台推出的免单优惠券
作为连接商家与消费者的纽带,骑手群体对补贴战的感受更为复杂。济南一位外卖骑手表示,“0元购”订单需消费者到店自取,商家爆单时,打印机吐单过快导致“拿错单”的情况时有发生,这些问题反而增加了骑手们取餐的时间。不过,因为平台推出的优惠券活动,济南一外卖骑手接到了“五胞胎”订单(同一消费者在同一店铺下5单),“这种单子能多赚配送费,大家抢着接。”
平台数据印证了骑手的忙碌。美团披露,7月周末众包骑手(兼职骑手)日收入超500元者达40万人,日单量增长33%;淘宝闪购骑手数量同比增长78%,众包骑手增长120%,月均收入超1.25万元。但高收入背后是超负荷劳动,济南世购广场一家奶茶店工作人员透露,补贴战期间员工需工作至凌晨2点,骑手等待时间延长导致单日接单量受限,实际收入增长幅度或低于平台宣传。
济南舜华南路一家奶茶店内,三名外卖员正在等待店家出餐
协会呼吁摒弃“内卷式”竞争
专家:未来将从“补贴战”转向“效率战”
面对补贴战,三家平台各出奇招,激烈角逐。相关报道显示,淘宝闪购计划采用“Tic-Toc节奏”,一个周六冲刺新高,下一个周六保持水平,循环至8月7日立秋冲击1亿单。美团则选择以攻为守,其通过“0元饮品券”实现订单量飙升,同时推出骑手收入增长111%的数据强化信心。京东虽未直接参战,但试图通过夜宵场景进行差异化竞争分食市场。
不过,补贴战的负面效应很快引发行业机构的关注。7月14日,贵州遵义红花岗区餐饮行业商会发布倡议书,直指“0元购”“满18减18”等极端补贴造成市场混乱,导致“不参与无流量,参与则破价亏损”的恶性循环,大量实体店遭受冲击。商会呼吁平台停止“内卷式”补贴,共建可持续发展生态。
7月15日,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进一步发布倡议书,呼吁平台规范低价补贴竞争行为,远离“价格比拼”“补贴换流量““赔本赚吆喝”等短视行为和“内卷式”竞争,并警告低价竞争将导致商品品质缩水、服务标准下降、商家利润承压,威胁行业可持续发展。同时呼吁摒弃“内卷式”竞争,共同构建健康的商业平台。
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倡议书
这场持续升温的“外卖大战”最后将走向何处?
张维昊分析认为,短期补贴战可能导致行业低水平内卷,商户为对冲成本可能减配减量,平台频繁变动的政策增加供应链压力,消费者权益在“0元购”的狂欢中被掩盖。但长期来看,美团、阿里、京东的核心优势将决定竞争格局,行业或呈现“一超多强”态势。
张维昊预测,未来竞争将转向“效率战”,平台需平衡用户低价需求、骑手权益保障与商户可持续盈利。比如京东为骑手全额缴纳五险一金的举措,可能倒逼行业劳动标准提升,形成差异化竞争力。“最终赢家将是那些能构建‘消费者得实惠、商户有利润、骑手获保障、平台可持续’生态的平台。”张维昊说。
华瑞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